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五。即经闭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疔生于眉部。证治同疔疮。
出《中藏经》。即马脾风。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热病》。腘窝中央。相当于委中穴的部位。
指能使针刺感应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的一类针刺方法,亦称引气法、通气法和导气法。《针灸大成》:“有病道远者,必先使气直得病所。”说明本法在临床上的重要意义。本法历代文献中有分散记载,主要是提插行气,呼吸行
病证名。脾气虚弱导致湿热郁滞而致的黄疸。《幼幼集成》:“盖脾土强者,足以捍御湿热,必不生黄,惟其脾虚不运,所以湿热乘之。”黄重者利湿清热,用茵陈五苓散;黄稍退,即速健脾。若面目俱黄而带虚浮,宜补脾健胃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半边旗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杜仲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枕骨。详后山骨条。
即邪气上逆。例如外感表虚证误用攻下,胃气虚而邪未解,邪气乘虚上逆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中风,医反下之,其人下利日数十行,谷不化,腹中雷鸣,心下痞鞭而满,干呕,心烦不得安,……但以胃中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