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本经罹病而取用他经穴位进行治疗的方法。或称他经选穴法。如足阳明胃经的胃痛,取足太阴脾经的公孙;任脉为病的崩漏,取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等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即橘叶,详该条。
见冯氏锦囊秘录条。
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即铅丹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此症谓上下胞渐自紧小,甚则小如枣核,眼将合矣。盖膏液耗尽,筋脉急缩故也。若治而小者,治之之过,乃皮宽睫倒,只夹外而失内理,后则复倒复夹,遂尔肉焦血损,目络不舒而睑
病名,指咳而肠中排出气体者。《素问·咳论》:“心咳不已,则小肠受之;小肠咳状,咳而失气,气与咳俱失。”治用芍药甘草汤,清宫丸或桔梗汤加人参、茯苓、橘红、五味等。参见咳嗽条。
病名。见康维恂《眼科菁华录》卷上。即风牵睑出,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详小便黄赤、小便赤涩条。
统指全身之经脉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:“肺朝百脉,输精于皮毛。”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一枝黄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