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即栝楼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高淑濂《胎产方案》。因产时去血过多,经脉空虚以致半身不遂,手足麻木不仁,拘挛不知痛痒。治宜补气养血。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、补阳还五汤。切勿误认为风症,妄用祛风散血燥烈等药。
(1)见《文山中草药》。为扶芳藤之别名。(2)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为壁石虎之别名。(3)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薜荔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人体部位名。指股部(大腿部)。髀骨即股骨,《灵枢·骨度》:“两髀之间,广六寸半。”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。臑骨即肱骨。多因跌打、坠撞而折伤。通常易发生肱骨头部、干部、踝部骨折。局部肿胀,疼痛,活动受限,并有骨声,甚则出现假关节。折端有移位者,宜手法整复,夹缚固定;无移位者,夹
见《中药志》。即蛤蟆油。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。即血脱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陈尧叟条。
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五十。溃疡之一种,指外痈成脓溃破后久不愈者。治疗参见外痈,溃疡条。
【介绍】:清医家。字三桥。尝收集民间方士治病法。与赵学敏《串雅》所集有所不同,乃出其所集,精选编成《串雅补》5卷(1825年),补赵学敏之未备,并附多种效方成药。后世或将其书与赵学敏所著合为《串雅内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