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苹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。19卷,已佚。
道家称口为玉池。《黄庭内景经》:“口为玉池太和宫。”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有玉池散,治齿口臭。
病名。又称满痧。《文堂集验方》卷一:“黑痧,俗名满痧。患者立时昏倒,微觉肚疼,面色黑胀,不呼不叫,甚者过两三时即不救。急用荞麦数合,焙燥研碎,去皮为末,每服三钱,温汤调服。重者再一服即愈。服药时,忌吃
见理瀹骈文摘要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撰有《医门金宝鉴》三卷,已佚。
【介绍】:见邓苑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十方。人参、麦门冬、五味子、茯神、远志、石菖蒲、生地黄各等分。水煎服。治心经虚热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赤胫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唐代医官职称。共设4名,官阶正七品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