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针方六集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辟汗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出针。《素问·离合真邪论》:“候呼引针。”意指待病人呼气时出针。
见《集验简易良方》卷一。即蟾酥丸第六方,见蟾酥丸条。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锦地罗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下疳。见该条。②《济阴纲目》卷七:“因月后便行房,致成湛浊(湛浊为经事断续不了了也),伏流阴道,疳疮遂生,瘙痒无时。先用胡椒葱白作汤、一日两三度淋洗,却服后药:黄芪、菟丝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鸡骨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时珍条。
《卫生宝鉴》卷十七引申显卿方。朴硝不拘量。为末,每服二钱,茴香煎汤。食前调下。治膀胱有热,小便不通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鸡眼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