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病名。泛指外感热性病。《素问·热论》:“今夫热病者,皆伤寒之类也。”故张仲景《伤寒论》以伤寒命名,即为多种外感病的总称。《难经·五十八难》:“伤寒有五,有中风,有伤寒,有湿温,有热病,有温病,其所苦
病名。即生于尾骨处的外痈。《外科启玄》卷五:“此痈发于尾闾穴,是督脉之经,最疼难忍,难得脓,宜大托里加乳香、没药排脓止痛,外用敷贴,戒气怒房事,不然则漏而难痊。”
【生卒】:1722~1772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玉璜,别号柳洲。浙江杭州人。世代业医。因见江瓘的《名医类案》不够完备,于是编成《续名医类案》,对明以后的资料补充尤多,内容丰富。另著有《柳州医话》。
脾肾阳虚,尤以肾阳(命门火)虚,温运失职,水液运行障碍,而泛溢于脏腑与躯体之间成为水肿、痰饮等证。《医宗必读》:“水虽制于脾,实则统于肾,肾本水脏,而元阳寓焉,命门火衰,既不能自制阴寒,又不能温养脾土
耳聋的一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一十四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六:“夫肾为足少阴之经,内藏精而气通于耳,耳宗脉之所聚也。若精调和,则肾脏强盛,耳闻五音。若劳伤血气,气兼受风邪,损于肾脏,而精脱,精脱者则
①即津。详该条。②津,津液;气,阳气。如热伤津气,即津液与阳气两伤。
病名。出《仙传外科秘方》卷九。即乳发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《喉科秘旨》卷下:“左雀舌因多食煎炒炙煿之物,积毒于胃,故发于舌之旁,似生小舌,位近牙根”。指雀舌之发于舌左者。详雀舌条。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地肤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人体部位名。亦称额角。指前发际在左、右两端弯曲下垂所呈之角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胆足少阳之脉……上抵头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