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解痉。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莸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痢,古通利。指泄泻。《局方发挥》:“夫泻痢证,其类尤多,先贤曰湿多成泻,此确论也。”《痢证汇参》卷二:“泻痢之证,并无虚坐努责,惟觉倦怠,若滞下则不然,或脓或血,或赤白兼下,虽有痛不痛之异,然皆
【生卒】:?~1320?【介绍】:元大臣。祖籍拂林(东罗马)人。通西域语,工星历、医学。中统四年(1263年),掌西域星历、医药二司事,后改“广惠司”,仍命领之。大德元年(1297年)授平章事。元仁宗
证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》。指早晨所进食物,至日暮吐出。也有傍晚所进食物,至第二天早晨吐出,称暮食朝吐。多属反胃范畴。《金匮要略心典》卷下:“夫胃为阳,脾为阴。浮则为虚者,胃之阳虚也;涩
病证名。伤酒头痛的别称。见《证治要诀·诸痛门》。详伤酒头痛条。
疮疡的内治法之一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汗之则疮已。”即对于疮疡初起约七日之内,尚未成脓破溃,患者正气未虚兼有表证者,应用解表药物,使毒邪随汗而泄,疮疡得以消散。临证应辨寒热,分别采用辛凉解表或辛温
【介绍】:见黄承昊条。
出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刺三加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七。系丹从阴囊下起者,小儿丹毒之一。为厥阴肝经虚火发于外所致。治宜内服清散汤,外涂屋土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