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增损五积丸

增损五积丸

医学入门》卷七方黄连(肝积五钱,脾积七钱,心、肺一两半),厚朴(肝、心、肺五钱,脾、肾八钱),川乌(肝、肺一钱,心、肾、脾五分),干姜(肝、心五分,肺、肾一钱半),人参(肝、脾、肺二钱,心五分),茯苓一钱半,巴豆霜五分。为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初服二丸,渐加至大便微溏为度。治积块。如肝积,加柴胡一两,皂角昆布各二钱半,川椒四钱,莪术三钱;心积,加黄芩三钱,肉桂茯神丹参各一钱,菖蒲五分;肺积,加桔梗三棱天门冬青皮陈皮白豆蔻各一钱,紫菀、川椒各一钱半;脾积,加吴茱萸、黄芩、砂仁各二钱,泽泻茵陈各一钱,川椒五分;肾积,加延胡索三钱,苦楝肉、全蝎附子独活各一钱,泽泻、菖蒲各二钱,肉桂三分,丁香五分;秋冬加厚朴一倍,减黄连;觉热加黄连;觉闷乱,加肉桂;气短减厚朴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伤寒阴证

    病证名。指伤寒病的太阴、少阴、厥阴证而言。参见太阴、少阴、厥阴条。

  • 环跳骨出臼

    病名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六。即髋关节脱臼。详胯骨出条。

  • 臑骨伤

    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。臑骨即肱骨。多因跌打、坠撞而折伤。通常易发生肱骨头部、干部、踝部骨折。局部肿胀,疼痛,活动受限,并有骨声,甚则出现假关节。折端有移位者,宜手法整复,夹缚固定;无移位者,夹

  • ①(zú)。①尽、终、全,引伸为终究。《灵枢·邪客》:“愿卒闻之。”《千金要方》:“莫不以养小为大,若无于小,卒不成大。”②人死亡,称卒。③众多。②音促(cù)。①同猝。急、暴、突然。《素问·刺热论》

  • 瘢痕灸

    即化脓灸。详该条。

  • 饮癖

    病名。指水饮停聚胁下日久所致的癖病。《诸病源候论·癖病诸候》:“饮癖者,由饮水过多,在于胁下不散,又遇冷气相触而痛,即呼为饮癖也。其状胁下弦急,时有水声。”《类证治裁·痰饮》:“饮癖,呕酸,杂,心悬如

  • 大厥

    厥证之一。指卒然昏厥重症,状如暴死者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络之与孙脉,俱输于经,血与气并,则为实焉。血之与气,并走于上,则为大厥,厥则暴死;气复反则生,不反则死。”《类经·疾病类》:“血气并走于上则上

  • 医学易通

    书名。8卷。清·陈念祖等原撰,潘蔚增辑。本书选辑陈念祖《医学实在易》、黄元御《四圣心源》及《医宗金鉴》中的医论、医方而成。卷1四诊易知;卷2~8以表证、里证、寒证、热证、虚证、实证及幼科分类,记述各种

  • 方士弱

    【介绍】:见方如川条。

  • 子疟

    见《盘珠集胎产证治》。即妊娠疟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