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外感风泻

猜你喜欢

  • 对口痈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脑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钉头翳

    病证名。见明·邓苑《一草亭目科全书》。因黑睛生翳似钉头而得名。即钉翳。详该条。

  • 乳利如血

    病证名。《颅囟经》:“初生小儿一月内,乳利如血,是母胸有滞热所作也。”治宜清除滞热,用荷叶蒂、黄连煎服。

  • 穴道

    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腧穴,见该条。

  • 周仲立

    【介绍】:见周与权条。

  • 块痰

    块状的痰。由于肺失清肃,气机失调,郁结凝聚而致。痰难吐咯,吐痰成块状。治疗以顺气、化痰、清热等法。

  • 稸(chù 畜)满

    稸同蓄。饮食积滞,腹中胀满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太阴所至为稸满。”

  • 万氏家传伤寒摘锦

    见伤寒摘锦条。

  • 流饮

    痰饮之一。①指狭义的痰饮。《诸病源候论·痰饮诸病候》:“流饮者,由饮水多,水流走于肠胃之间,漉漉有声,谓之流饮。”参见痰饮条。②指痰饮流注无定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痰饮源流》:“流饮,饮水流行,遍体俱注

  • 疳蚀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卷五。即疳疾遍身生疮的证候。由于小儿患有疳疾,忽被风寒所搏,气血凝滞,皮肤不得疏泄而引起。治宜健脾逐风寒,内服人参败毒散,继服肥儿丸;外用蚕茧、明矾(火煅)、密陀僧、白芷研末蜜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