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。为七叶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謇,通作蹇(《韻会》)。《易经》注:“謇,难也。”“口吃难于言也。”(《广雅注》)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:“人之五藏六府,禀四时五行之气,阴阳相扶,刚柔相生,若阴阳和平,气血调适,则言语无滞,
会阴部。位于前后阴之间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其男子循茎下至篡,与女子等。”
见《重订通俗伤寒论》。即五仁丸作汤剂。治证同。见五仁丸条。
病名。系指发生于咽后部的血泡。发生于悬雍垂下端的叫悬旗风;发生于上腭的叫飞扬喉。多因肺胃火毒上炎,或过食醇酒厚味所致。《喉科心法》卷上:“帝丁两旁,或大舌尽根,或喉关上腭,发一紫血小泡,顷刻肿大,妨碍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东风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河北药材》。为瓦松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周怡观《秘珍济阴》。属杀血心痛范畴。详该条。
见金匮钩玄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华山矾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