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寒痹白喉

寒痹白喉

病名。《喉科种福》卷五:“又有白骨横于喉向者,其痛异常,此中寒喉痹阴火上蒸精垢,结而成块,坚白如骨,外观恶寒,嗜卧不渴,懒言、舌滑而冷诸阴证阴气复逼喉间,清涎成流而出。”治宜用黄芪15克、法夏4.5克、生附子(炮去皮脐)12克、熟附子12克、甘草4.5克煎服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温肺散寒

    即温肺。详该条。

  • 人体部位名。指脊柱两旁的肌肉。约当解剖学上所称之骶棘肌分布处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膀胱足太阳之脉……入循膂。”张介宾曰:“膂:吕同,脊骨曰吕,象形也。又曰夹脊两旁肉也。”

  • 吴恕

    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字如心,号蒙斋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市)人。善治风疾,家贫,卖药为生,后征至京师(北京),为太医院御医。对《伤寒论》颇有研究,认为仲景书深奥难于掌握,于是作《伤寒活人指掌图》一书,以便

  • 食后昏困

    病证名。又称饭醉。食入则困倦,精神昏冒欲睡。《东医宝鉴·杂病篇》:“食后昏困,宜用参芪汤、升阳补气汤。”参见饭醉、嗜卧等条。

  • 桑螵蛸汤

    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一方。炒桑螵蛸、白术、黄芪、赤茯苓、人参各一两,炙甘草半两。为粗末,每服五钱匕,加生姜(枣大)一块,水煎去滓,食前服。治黄,症见肤色青,次却色赤,或经下后,头发自落,吃食渐少,吐逆心

  • 医灯续焰

    脉学著作。21卷。明·王绍隆传,清·潘楫增注。初刊于1652年。潘氏取崔嘉彦《四言举要》(明·李言闻删补改订本)予以注释,注文多据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伤寒杂病论》、《脉经》以及张洁古、刘完素、朱丹溪

  • 王一鹏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启云。松江(今上海)人。少年落拓不羁,父节之,有医名,督学甚严。名医沈虚明视其才,悉授其术,乃精小儿医。其治小儿病审证精细,时以小儿医独夸江南。

  • 火病结核

    病证名。《红炉点雪》卷二:“火病结核。夫结核者,相火之所为,痰火之征兆也。凡人病此不知预治,鲜有不致危者,何也?盖以肾水先亏,相火随炽,熏迫津液,凝聚于皮肤之下,肌肉之上,似疬非疬,不红不肿,不甚痛苦

  • 针艾

    是指刺灸治疗的主要工具和材料。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:“镵石针艾治其外。”

  • 正经

    ①指本经。《难经·四十九难》:“有正经自病,有五邪所伤。”②与奇经相对,即十二经脉。《针经指南·标幽赋》:“正经十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