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幼幼新书

幼幼新书

儿科著作。40卷。宋·刘昉撰。刊于1132年。本书整理汇集了宋以前有关儿科学的成就。卷1~3为综述部分,包括求子、方书叙例、小儿调理、用药及诊法;卷4~5为初生儿的保育及诊治;卷6为先天疾病;卷7~12论蒸忤、鬾、啼、惊、痫;卷13~17论风寒时气、咳、疟诸病;卷18为斑疹麻痘;卷19~22为热痰、汗、疸、寒逆、癥积诸病;卷23~26为各种疳症;卷27~30为霍乱泄痢、血证、痔、淋等;卷31~32为虫病疝瘕、水饮;卷33~34为五官诸病;卷35~39为痈疽、疮疥、丹毒外伤;卷40论药叙方及引用方书。全书共分547门,凡所征引皆注明出处,取材广博,有较高的参考价值。明·陈履端重刊本书时作了部分删节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济众方

    《景岳全书》卷五十四引《简易方》方。白石英、朱砂各等分。为细末,每服五分,金银花煎汤送下。功能清膈上风热痰饮。治心气不宁,怔忡惊悸。

  • 气虚中满

    病证名。指气虚所致的脘腹胀满。《医林绳墨·臌胀》:“由其忿怒太甚,不能发越,郁结中州,痰涎停住,乃成满也。久而不食,以致气虚,则曰气虚中满。宜当塞因塞用,治以二陈汤去甘草加参、术、厚朴、山楂之类。”《

  • 身肿

    即水肿。《金匮要略·水气病脉证并治》:“寸口脉沉而迟,沉则为水,迟则为寒,寒水相搏,趺阳脉伏,水谷不化,脾气衰则骛溏,胃气衰则身肿。”“肺水者,其身肿,小便难。”本病有风寒身肿、寒湿身肿、湿热身肿、燥

  • 阴痉

    病名。一作阴痓。①指柔痓,即柔痉。《丹溪心法·痓》:“阴痓曰柔,有汗。”参见柔痉条。②指痉病见四肢厥冷者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痉既以有汗无汗辨刚柔,又以厥逆不厥逆辨阴阳。……其厥逆者皆阴也。”治宜温

  • 川军

    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大黄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紫背金牛

    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大金牛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诊脉察病之意。《素问·风论》:“愿闻其诊及其病能。”

  • 府俞

    出《素问·气穴论》。即腑输,见该条。

  • 伏寒乳蛾

    病名。《喉科杓指》卷二:“凡伏寒之症,其色必紫,治法同伏寒喉痈。”乳蛾之因于寒邪内伏、复感外邪而发者。治宜温散寒邪。可选用荆防败毒散、九味羌活汤等加减。

  • 甘麦大枣汤

    见《金匮要略》。即甘草小麦大枣汤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