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表里同病之一。见《万病回春·伤寒总论》。指肌表营卫和脏腑气血俱见邪实症象者。详实证、表实证、里实证条。
证名。指患疫喉而鼻翼扇动者。多系疫毒邪火伏肺,肺为邪火灼伤,若症见痧隐喉烂,鼻扇气促,提示病情加重。治宜疏达清肺。宜详审脉证,辨证施治。
见证治准绳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覆盆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耳屏与面颊之间的部位。《灵枢·五阅五使》:“明堂广大,藩蔽见外。”
见《景岳全书·古方八阵》卷五十四。即五痫丸,见该条。
小便不利症之一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四。内伤小便不利包括热结小便不利、偏渗小便不利、气虚小便不利、阴虚小便不利、阳虚小便不利。详各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即密陀僧,详该条。
《外科精要》卷下方。桂心、厚朴(姜制)、附子(炮,米醋浸淬三、五次,去脐,火干)、炙甘草、炒白术各一两,木香一钱,乳香(另研)二钱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至三十丸,空腹米汤送下。治阳气虚
指足少阴肾经的经气衰竭。主要证候是骨枯,齿长而垢,毛发枯而无泽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足少阴气绝,则骨枯。少阴者,冬脉也,伏行而濡骨髓者也,故骨不濡,则肉不能著也;骨肉不相亲,则肉软却;肉软却,故齿长而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