痧证之一。《痧胀玉衡·筋骨疼痛痧》:“筋骨疼痛,多延蔓终身,治此者,或风,或湿,或气阻、血凝,或流痰、流火,如此而已,然有效,有不效,或为痧暗相缠,令人莫识,此痧甚慢,不可不知也。”治宜放痧,方用圆红
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乌桕叶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《洞天奥旨》卷十一引岐天师方。地肤子一两,防风二钱,黄芩三钱。水煎取汁,另取猪胆二个取汁同煎,涂搽患处。治风热疮。
见海上方条。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瞿麦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吴梅菴《秘传内府经验女科》。即阴痒。详阴痒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黄鳝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翰林学士。长于产科,撰有《产经》2卷。
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一方。炮川乌(去皮脐)一两,荆芥穗二两。为细末,醋糊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酒或热水送下,有痰空腹服,日三至四次;无痰早晨服。治诸风缓纵,手足不遂,口眼歪斜,言语蹇涩,眉目瞤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天萝水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