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感引动伏邪
详新感条。
详新感条。
【介绍】:清末至民国时期医家。字识生。福建上杭人。在上海参加创办中华医药联合会及编辑《神州医药学报》,著有《包氏医宗》。
病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大便秘结源流》。即大便秘结。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经脉》等篇。即外眼角。见眦条。
即补肾纳气。用补肾药物为主治疗肾不纳气导致虚喘的治法。详补肾纳气条。
宋代医疗福利设施,据载系专为收养贫病之人而设。
也称虫碎舌。纯红色中有糜烂红点,如虫蚀状之舌象。为水火不济,热毒炽盛之候,宜泄热攻下(见《伤寒金镜录》)。
【介绍】:见郎简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脉经》。①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作中都穴别名。②委中穴别名。见《中国针灸学》。
练功方法名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取骑马势,微倾其腰,两臂伸直,随上体作运转运动,以活动腰部。适用于治疗腰背酸痛等疾患。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蒲葵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