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食疗本草》。为八月扎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天葵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通报》(5):205,1956。为蛤蟆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狗筋蔓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九节菖蒲之简称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开条。
见清·翟良《痘科类编释意》。为痘疮收靥时发热的证候。详收靥条。
推拿手法。见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《刘寿山正骨经验》。一双手分别握住患者腕部桡、尺骨下端,两拇指在上,其余四指抵住掌根部,一紧一松,使腕关节轻快地作屈伸活动。
病证名。出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六十一。指婴儿烦热,食即呕吐,眠不安席,神情躁扰,闻声即掣的证候。古人认为是由于儿在胎中,孕母多忧怒郁闷之情,又因胎气燥热,儿生艰难,母生惊悸,以致乳汁不和,令儿吮之而作。宜
指人对天地自然的依循与适应关系,是指导中医学术的基本观念之一。《灵枢·邪客》:“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。”或如《素问·宝命全形论》所述:“人以天地之气生,四时之法成。”均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非常密切。其基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