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五方。地骨皮、茯苓(去皮)、牛膝(酒浸)、熟地黄、人参各一两。为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空腹温酒送下。功能补诸虚,安五脏,坚骨髓,养精神。治五脏虚损。
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小龙胆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胡澍条。
见《食疗本草》。即榆实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八:“蜡目者,是蝇蛆目眥成疮,故谓之蜡目。”
即舌之尖端。《辨舌指南》第一编第一章:“舌尖,内应心。”
见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。为小叶枇杷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紫堇之别名,详该条。
脉象。脉过于尺下部位,为阳气关闭于内,阴气被格拒于外,故称。《难经·三难》:“遂入尺为复,为内关外格,此阳乘之脉也。”
①见《泉州本草》。为一枝黄花之别名。②见《杨氏经验方》。为百部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