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出清·翟良《痘科类编释意》。痘疮收靥时发热的证候。详收靥条。
病证名。指在行经期前,出现周期性口鼻出血的病症。详逆经条。
见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菟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与“阴中有阳”同指阴阳之间的互相包含和互根互用关系。出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。阴阳是一相对概念,可以有不同层次的划分,而且两者互根互用,故阴阳只是相对而言,不能绝对划定。如从阴阳的相对性和多层次性而言,
【介绍】:清医家。字蕴谷。安徽休宁人。世业医,父十洲、伯兄汪广期皆以医名世。文绮承家学,留心活人术,不求仕进。自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,以迄金元诸大家,多所钻研,于景岳全书,尤得其精髓。著《杂症会心录》两
出《玄女经》。即处女膜。
病名。《不居集》卷二十一:“直腹泄,饮食入口,少顷即出。”即直肠泻。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羊屎条根之别名,见该条。
证名。指中风病出现口开、遗尿、手撒、眼合、鼻鼾等五脏气绝证者。属于脱证。《世医得效方·风科》:“中风恶证,口开者,心气闭绝也;遗尿者,肾气闭绝也;手散者,脾气闭绝;眼合者,肝气闭绝;鼻鼾者,肺气闭绝。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