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竹沥泄热汤

竹沥泄热汤

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一方。竹沥一升,生姜、芍药各四分,大青叶栀子仁、升麻茯苓麻黄玄参知母各三分,石膏、生葛根各八分。为粗末,水煎去渣,下竹沥更煎,分三次服。治肝实热阳气邪热喘逆闷恐,目视无明,狂悸非意而言。若须利,去芍药,加生地黄五分,芒硝三分。《删繁方》方无石膏、生姜、芍药、葛根,有人参三分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蜂窝疮

    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五:“其疮如疽瘘之类,有小孔象于蜂窝,因以为名,此亦风湿搏于血气之所生也。”指疮疽之症形似蜂窝者。多生于背部,故后世又有蜂窝发之称。治同有头疽。

  • 产后水谷利

    见《傅青主女科·产后编》。即产后完谷不化。详该条。

  • 喉鸣

    病证名。指喉中有声。如哮鸣、喉中水鸡声、喉中鸣等均是,多见于喘病时。《中藏经》:“喉中鸣,坐而喘咳,唾血出,亦为肾虚。”喉鸣亦可见于实症中。临症时宜脉症互参、详审虚实,分别选用金匮肾气丸、苏子降气汤、

  • 前蹻

    属儿头先露的异常分娩之。清·员从云《产科一得》:“临产儿头偏抵阴前也。”参见偏产条。

  • 满口疳蚀

    病证名。又名口疳。“夏季秋热,小儿泄泻,或初愈未愈,满口皆生疳蚀,当有阻塞咽喉致危者。此皆在里湿盛生热,热气蒸灼,津液不生,湿热伤气分。治在上焦,或佐淡渗。世俗常刮西瓜翠衣治疳,取其轻扬渗利也。”(《

  • 肺胀嗽

    病名。《证治汇补·咳嗽章》:“肺胀嗽者,喘急气粗,或左或右,则眠不得,有嗽久而成肺痈肺痿者,必云门中府引痛,咯吐脓血,腥秽异常。”《松崖医径·咳嗽》:“肺胀嗽,用桔梗香薷汤。”参见肺胀条。

  • 阮叔文

    【介绍】:见阮炳条。

  • 魏玉璜

    【介绍】:见魏之琇条。

  • 肝阳化火

    是肝阳上亢的进一步发展。阳亢则热,热极则生火。有阳气上逆的特点。参见肝火条。

  • 孙石芝

    【介绍】:见孙纵添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