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东新语》。为阳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地肤苗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昆条。
《卫生鸿宝》卷一方。青黛、煅蛤粉各三钱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指头大,每服三丸,睡前噙化。治肝火犯肺,头晕耳鸣,咳痰带血,咽喉不利,胸胁作痛等症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密蒙花之商品名,详该条。
出《药性论》。即补骨脂,详该条。
掌(或跖)与指(或趾)的阴面皮色较白,称白肉,阳面生毫毛的部位皮色较深,称赤肉。赤肉与白肉的分界处,称赤白肉际。《针灸甲乙经》:“京骨,在足外侧大骨下,赤白肉际陷者中。”
古刺法。十二节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阴刺者,左右率刺之,以治寒厥。中寒厥,足踝后少阴也。”指左右配穴的刺法。用于治疗寒厥,如下肢寒厥,可针刺两侧足内踝后少阴经穴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详小便黄赤、小便赤涩条。
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猕猴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