绣球草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绣球防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绣球防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食谱专著。4卷。清·袁枚编。全书有序和须知单、戒单、海鲜单、江鲜单、特牲单、杂牲单、羽族单、水族有鳞单、水族无鳞单、杂素菜单、小菜单、点心单、饭粥单、茶酒单等章。是一部总结历代烹饪经验的有理论有实践的
见《神仙服食经》。指月经,详该条。
即控涎丹,见该条。
指能引起流行的传染性强的病邪。
《幼幼集成》卷二方。原名集成沆瀣丹。川芎(酒洗)、大黄(酒洗)、黄芩(酒炒)、黄柏(酒炒)各九钱,黑牵牛子(炒,取头末)、滑石、连翘、炒赤芍药各六钱,薄荷叶、枳壳(麸炒)各四钱五分,槟榔(童便洗、晒)
精、血、津、液等各种体液的通称,因均属阴分,故名。
流痰病的一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四。发于前臂及腕部的骨关节处。初起筋骨疼痛,进而漫肿坚硬,不红不热,常连肿数块,日久内溃窜通,穿孔较多,时流白浆,如蝼蛄窜穴,故名。并伴见面黄食少、消瘦,午后寒热交作
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三。即颏痈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本草家。善于辨别中草药,撰有《加诠杂注本草》。
【介绍】:三国时蜀国医家。据史料记载,著有《意医纪历》1卷,现已不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