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七。即继病。详该条。
用行气化瘀、消滞软坚以消除痞积的治法。如胁下肿块、坚实不移(多属肝脾肿大)或小儿疳积等病,均可采用此法。
医论著作。旧题南齐·褚澄编。本书系唐朝人从褚氏槨中发现石刻整理而成。宋嘉泰年间刊行流传。全书共分为受形、本气、平脉、精血、津润、分体、余疾、审微、辨书、问子10篇。内容简短,说理多据《内经》加以阐述发
推拿穴位。又名阴筋。出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位于腕部掌侧横纹,正对无名指处。性微凉,能退热。治胸膈胀满,头昏痰盛。
见《药学学报》12(10):690,1965。为铁棒锤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脑疽。见该条。
见《本草推陈》。即旱芹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麻九畴条。
针灸体位名。见卧位条。
见《类证治裁·痉症》。指太阳痉、阳明痉、少阳痉。详各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