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①指风寒蕴滞生热,遍身如针刺者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十二:“刺风者,以气血为风寒所侵,不得宣利,则蕴滞而生热,寒热相搏于皮肤之间,淫跃不能发泄,故遍身如针刺也。其痛甚若刀划者,谓之蛊风,与刺风相似,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病名。见《卫生易简方》。即狂犬啮人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僧。德兴(今江西德兴)人。精通医术,武宗(1308~1311)时为太医。
病证名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七:“白睛红膜如伞纸者,此气滞血凝热证。”
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。
病名。《喉科秘旨》卷上:“此症发于伤寒之后,表邪未尽,生喉关内肿烂,右关脉急。”治宜以清咽利膈汤加减。详烂喉痧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荆芥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中药炮制法之一。用水洗去药物表面附着的泥沙或其他杂质。
穴位深浅分部名。亦称“地才”。指深层。参见人部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