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麸
见《广东中医》4(1):40,1959。为茶子饼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医》4(1):40,1959。为茶子饼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博爱心鉴条。
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六方。大黄、赤石脂、煅石膏各等分。为末,先挑破患处,然后掺药。治伤损敷药后起泡者。
病证名。见清·佚名《眼科易知》。即瞳人干缺。详该条。
运用具有行气解郁、降气调中、补中益气作用的药物,治疗气滞、气逆、气虚的方法。气虚用补益中气药。气滞宜疏、气逆宜降,其中又分疏郁理气、和胃理气、降逆下气等。详各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秉衡。浙江钱塘人。盐官家族出身,为王孟英的曾祖,长于医术。著有《重庆堂随笔》(1808年),采集不少名言,并记述自己的医术心得体会,对伤寒的证治、本草药性、脉诊等皆有一定的见解;
病名。《奇效良方》卷六十一:“松子风,口内满喉赤如猪肝,张口吞物则气逆关闭,饮食不能。”多由心胃火毒上炎咽喉所致。治宜清心泻火、消肿解毒。方可选用导赤散、三黄凉膈散加芥穗、防风、蝉蜕、僵蚕等。即松子喉
病证名。《证治汇补·恶寒章》:“伤食恶寒,由饮食过度,宿食内停,或食冷物所致。脉必沉滑,恶心头痛,饱闷咽酸。宜从消导,食化而寒自己。”参见恶寒、伤食条。
出宋·齐仲甫《女科百问》。指月经,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。又称腰腿痛。指腰痛连及股部之症。以肾虚风寒湿侵袭者多见。治宜补肾,祛风散寒化湿为主。可选用草薢散、牛膝丸等方。
出《履岩本草》。为高良姜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