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指生于右耳根部,其形如袋的瘰疬。证治见瘰疬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夏枯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素问补遗·刺法论》:“脾为谏议之官,知周出焉。”喻脾有协助心神决定意志的功能,故称。
①针灸书。1卷。撰人佚名。约成书于十八世纪中(清雍正年间)。又称太乙针。原是在药卷灸法的一种形式即雷(神)针的基础上调整了原来的处方而重新命名的,有其一定的疗效和特点。本书简要地介绍了这种疗法。首载太
证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即目痒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蛤蚧之别名,见该条。
见《女科备要》。即交接出血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十三世纪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真州(今江苏仪征)人。字子固,号玉田隐者。以善治奇病闻名。
即肝火的实证。参肝火、肝火上炎各条。
证名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醋咽证治》。嘈杂之简称,俗称心嘈。详嘈杂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