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上海中医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即蚕豆壳,详该条。
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条。
参见旷世儦、王东野各条。
用于针灸学的铜铸人体模型。始创于宋代(1026年),用铜铸造,体表刻有经络和腧穴名称,胸腹腔有脏器,中空。是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总结前人针灸经验,为了提高针灸教学效果而主持设计制造。既是教学针灸的教具,
①经外奇穴名。出《针灸集成》。位于足背部,当第四、五跖骨间,小趾跖趾关节上2寸处。主治崩漏,月经过多。斜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3~5壮;艾条灸5~10分钟。②通里穴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《梅氏验方新编》第七集。即结毒溃烂的更严重者。详杨梅疮条。
出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金扣钮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黄独零余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苏州本产药材》。为通天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