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针罐法

针罐法

拔罐法的一种。是留针与拔罐法结合运用的一种方法。此法是先在穴位扎针,待得气后留针,再在上面进行拔罐。适用于风湿痹痛症。惟应用此法时必须准确,防止碰压针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吊钟花

    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扶桑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丹荔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荔枝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化热

    外感表证传里所表现的热性病变。风、寒、燥、湿等外邪侵入人体后,在初期阶段,多有恶寒、苔薄白等表寒症状;如病邪传入气分以后,则出现不恶寒反恶热、口渴唇干、心烦、便秘、尿赤、舌红苔黄、脉数等症,显示病邪化

  • 古葶枣散

    见《医学入门》卷六。葶苈子(炒黄,为末)三钱,大枣十枚。先将大枣浓煎,去枣取汤,入葶苈子末,调匀食后服。治肺痈胸满喘咳,或身面浮肿等症。

  • 牙齿历蠹

    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:“牙齿者是骨之所终,髓之所养也。手阳明、足阳明之脉,皆入于齿,风冷乘其经脉,则髓骨血损,不能荣润于牙齿,故令牙齿黯黑。谓之历蠹。”参见齿龋条。

  • 阴户痛

    见《卫生宝鉴》卷十八。即阴痛。详该条。

  • 遂生福幼合编

    儿科著作。即《遂生编》和《福幼编》的合刊本。或有名《保赤联珠》、《庄氏慈幼二种》者。详遂生篇、福幼篇各条。

  • 长强

    经穴名。代号DU1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《千金要方》作长彊。别名气之阴郄、橛骨,气郄、为之、骨骶。属督脉。督脉之络穴。位于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之中点处,跪伏位取穴。布有尾骨神经后支,肛门神经;以及肛门动、

  • 诸病源候总论

    见诸病源候论条。

  • 脑顶风

    病证名。出《颅囟经》。指小孩无故摇头的病态。系由肝风内动所致。临床可伴有惊搐、咬牙、弄舌等。须依据具体病情,辨证施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