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大圣浚川散,见该条。
金代医官职称。为该院低等医官,位处同监之上、提点之下。参见御药院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灯台树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古羊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食疗本草》。为蒟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①指气噎、忧噎、食噎、劳噎、思噎五种噎证。《诸病源候论·否噎病诸候》:“夫五噎,谓一曰气噎,二曰忧噎,三曰食噎,四曰劳噎,五曰思噎。虽有五名,皆由阴阳不和,三焦隔绝,津液不行,忧恚嗔怒所生。”
病名。系指痈发于喉关部者。多因肺胃蕴热,复感风热,邪毒痰火壅聚咽喉所致。症见喉核之上后方红肿疼痛,喉核常挤向前下,悬雍垂水肿,变形。讲话时口中如含物,常带鼻音。疼痛连及耳窍,咽肿如塞,吞咽困难,饮水时
【介绍】:见张文仲条。
针灸体位名。详卧位条。
详红晕边黑舌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