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四十三。①指脏中积毒所致的痢疾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之十五:“然肠风脏毒,自属滞下门。脏毒,即是脏中积毒。”②指一种内伤积久所致的粪后下血。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自内伤得者曰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朱砂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胡黄连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宏翰条。
中药炮制法之一。把药物放在高温的铁锅内急炒,直至药物焦黄爆裂。如干姜、附子、天雄等,经炮后其烈性可减弱。
详寸关尺条。
证名。指小腹胀满。出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。亦称小腹满。详小腹满条。
参见皮毛条。
病证名。又名黄胖病、黄胖、黄肿、食劳疸黄。由小儿赤脚或坐地,皮肤触及钩虫丝状蚴后,进入体中引起。成虫寄生在小肠内吸血,以面黄浮肿,全身无力等气血虚弱脾虚湿困为主证。治疗以驱虫为主,配合调理脾胃。驱虫可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马槟榔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