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伤寒发微论条。
病证名。见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衄血。详该条。
解剖学同名骨。位于额骨与蝶骨之间,此骨有空泡小孔,是含气骨。
证名。即自觉下腹部牵引不适,可兼见小便异常等。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》:“虚劳腰痛,少腹拘急,小便不利者,八味肾气丸主之。”除肾气虚寒者外,湿浊瘀热蕴结下焦亦可导致。本症可见于尿路感染、慢性前
①指肢体的筋、脉、肉、皮、骨等。五体与五脏有联系。《灵枢·五色》:“肝合筋,心合脉,肺合皮,脾合肉,肾合骨也。”②指肥人、瘦人、常人、壮士及婴儿五种体质(见《灵枢·逆顺肥瘦》刘衡如校本)。
头部。因头位居于人体之首,故名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因于湿,首如裹。”
见《异授眼科》。即外眦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一。又名腐疔。其色白,有泡,三日内顶陷。治同疔疮。
见痘疹金镜录条。
疮‘疡辨脓方法之一。又名应指。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:“用手按之,手起而即复者有脓,手起而不复者无脓,此即为引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