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食泻

猜你喜欢

  • 木位

    运气术语。风木所主之位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木位之主,其写以酸,其补以辛。”王冰注:“木位春分前六十一日,初之气也。”

  • 八纲

    辨证的八个基本纲领。《医学心悟》:“病有总要,寒、热、虚、实、表、里、阴、阳八字而已。”参见八纲辨证条。

  • 定斋居士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有《五痔方》1卷。

  • 溺白

    证名。指小便浑浊色白。见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《景岳全书·淋浊》:“溺白证如泔如浆者,亦多属膀胱水道之热,宜导赤散、徙薪饮之类以清之,若无内热而溺白者,多由饮食湿滞,宜小分清饮或苓术二陈汤减去干姜以燥

  • 中药流产

    指妊娠三个月以内,因身体情况不宜继续怀孕,或适应计划生育的要求,经内服中药或外用中药等方法达到流产的目的。文献记载有关材料较多,可供参考。如:①汪嘉谟《胎产辑萃》:“妊娠羸瘦或挟疾病,脏腑虚损,气血枯

  • 股不收

    指两腿弛缓无力,屈伸不利。出《素问·脉解篇》。

  • 便热

    便,方便、适宜。《灵枢·师传》:“寒中之属则便热。”“便热”一方面指病人因里寒而喜欢温热食物和居处环境,故“临病问所便”,了解病人有“便热”的情况有助于对里寒证的诊断。另一方面指里寒证适宜用温热性药物

  • 纳支补泻

    指以十二经脉纳支时刻为基础的针刺补泻方法。《素问·针解篇》:“补泻之时者,与气开合相合也。”十二经脉的血气盛衰,各有一定的时刻,古人以十二地支来相配,一经一时,依次而行,称为纳支。即肺经寅时,大肠经卯

  • 疮疡辨脓

    辨证方法之一。出《千金翼方》卷二十三。历代外科医著,论述疮疡辨脓,可概括为三个方面:①辨疮肿内有脓无脓:凡疮疡患者,脉紧数或迟,患部微红坚硬,按之痛不甚,不引手,为脓未成;脉数,患部发热,按之疼痛引手

  • 张振鋆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筱衫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