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①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八。生于手指骨节。初起不红不热不痛,渐渐肿硬,形如蝉腹,又似蜣螂,故名。患指伸屈困难,日久方知木痛,渐至腐溃,脓水淋漓,疮口难敛。相当于指关节结核。初服六君子汤,益气除湿化
证名。指头部感觉寒冷,或伴痛的病症。多因阴阳气血不足或风气偏胜所致。《罗氏会约医镜》卷六:“头上冷而畏风,或痛或不痛,属后天气血之不足也。经曰:‘头上诸病,求之于真阴、真阳而不得者,其病在脾、肺、肝三
病名。出《素问·痹论》。肝痹、心痹、脾痹、肺痹、肾痹的总称。详各该条。
指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所属的穴位,共309穴。见表。
病名。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一:“若有人苦患眼渐膜膜,状与前青盲(指《外台秘要》之脑流青盲眼)相似,而眼中一无所有,此名黑盲。”属青盲,参见该条。
①见《草药手册》,为土儿之别名。②见《江西草药》,为金果榄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苏,草叶;草苏指以叶入药的植物类药。《素问·移精变气论》:“治以草苏、草荄之枝,本末为助,标本已得,邪气乃服。”
【介绍】:明医家。字石泉。南京人。少学《周易》,因遘疾延东阳(今属浙江)卢氏诊治,即从其习医,尽得其术。医名大播于嘉靖年间(1522~1566)。研习医经,积其心得,编成《医略正误概论》,一名《医畧正
【介绍】:见孙纵添条。
病名。出《灵枢·五变》。①即消渴病。《儒门事亲》:“消瘅者,众消之总名。”《证治准绳·消瘅》:“渴而多饮为上消,经谓膈消;消谷善饥为中消,经谓消中;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,经谓肾消。”参消渴、上消、中消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