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金·陈文中《小儿病源方论》。脏腑惊证之一,详脏腑惊证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中秀条。
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二方。人参、苍术(米泔浸,炒)、炒白术、陈皮、麦门冬、当归(酒拌)、炒神曲、炙甘草、五味子各一钱,炙黄芪二钱,炒黄柏、升麻各四分。加生姜三片、大枣二枚,水煎,食远服。治痈疽脓血大泄
书名。北京市中医医院编。前有概述、四诊,辨证部分包括八纲、六经、卫气营血和三焦、脏腑经脉辨证,并介绍中医诊治中的审证求因,论述简要。治疗部分,重点介绍治法总则和常用治疗方法,末附方剂索引。1962年由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杜茎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胃脘部悬空感,与嘈杂相近似。《灵枢·师传》:“胃中热则消谷,令人悬心善饥。”参见嘈杂条。
见良方汇集经验神方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钱瑛条。
《金匮要略》方。又名芍药桂酒汤。黄芪五两,芍药、桂枝各三两。以苦酒一升、水七升相和,煮取三升,每服一升。治黄汗病,身体肿,发热汗出而渴,状如风水,汗沾衣,色正黄如柏汁,脉沉。
【介绍】:见凌奂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