齉(náng 囊)
证名。指因鼻内阻塞而发音欠清畅者。参见鼻齆条。
证名。指因鼻内阻塞而发音欠清畅者。参见鼻齆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儿科医家。字慎伯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沈好问之子,世代精于儿科,允振得其家传,亦精医术。
病证名。指眩晕由气郁痰逆所致者。《东医宝鉴·外形篇》:“气晕,七情过伤,气郁生涎,痰涎迷塞心窍而眩晕,眉棱骨痛,眼不可开。宜玉液汤、补虚饮。”参见气郁眩晕条。
证名。即咳脓血。为肺痈主症之一。参咳脓血、肺痈条。
【生卒】:?~1632【介绍】:明官吏兼通医学。字肖乾。山东诸城人,万历进士,历任右参议等职。通医。撰有《普门医品》48卷(1628),采自《本草纲目》各门之方出于本草者十之七八,不足者以名医方补之。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白头翁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下颌关节脱臼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五。详颊车蹉条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乌桕木根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熊胆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即中府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又名兜腮喉痛。多由痰火邪毒炽盛上炎致疮痈兜腮而发。症见腮下肿甚,疼痛连及咽喉,牙关开合不利,饮食吞咽受累。《增删喉科心法》:“此症生于两腮肌肉不着骨之处。高肿红色焮痛,连及咽喉,初起寒热往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