龈宣
即牙宣。详该条。
即牙宣。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DU18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大羽。属督脉。位于头正中线,百会穴后3寸,即入后发际4寸处。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和左右枕动、静脉分支。主治头痛,目眩,烦心、失眠,癫狂,颈项强痛等。沿皮刺0.5
五噎之一。出《诸病源候论·否噎病诸候》。其症天气阴寒时心下悸动,手足不能自温等。治用五噎丸、五噎散、沉香散。参见五噎、噎条。
治法之一。①即和法,详该条。②泛指用较轻的方调治。《伤寒论·辨霍乱病脉证并治》:“吐利止,而身病不休者,当消息和解其外,宜桂枝汤小和之。”
病名。出《增辑验方新编》。即羊毛疔。见该条。
见《种子植物名称》。为香茅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六。即妙香散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山东东平人。精医术,撰有《如宜方》二卷。
内伤杂病的辨证方法之一。即以气、血的病证为纲进行辨证。属气血痰食辨证的一部分。详该条。
见《动物学大辞典》。为地牯牛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①六淫病邪中的寒、湿等。与风、暑、燥、火等阳邪相对而言,性质属阴,致病每阻滞气化活动,故名。②指侵犯阴经的邪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