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为寒邪所中,使肝气不舒,疏泄失司引起的病证。《金匮要略·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》:“肝中寒者,两臂不举,舌本燥,喜太息,胸中痛,不得转侧,食则吐而汗出也。”《千金要方》:“肝中寒者,其人洗洗恶寒,翕
病证名。又名疳蚀疮。指承浆部位成片赤烂。清·吴溶堂《保婴易知录》:“生于唇下,或小儿赤烂,用甑盖上炊流汁涂之,重者以青蛤散涂之。”
食疗的起源极早,一般认为,医药的起源与食疗的起源在时间上是一致的,故曰医食同源。原始人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,发现了有治疗作用的食物,可食也可药。同时,通过进一步的生活医疗实践,将一些食物营养价值不大,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韭根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即椿叶。详该条。
疝之俗称,出《奇效良方》卷四十七。详疝条。
【介绍】:见窦杰条。
见藏府标本药式条。
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三。即肘后痈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宋慈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