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气虚衰的病机之一。阳虚则阴盛,阴盛则内寒。临床多见形寒肢冷及水肿、痰饮等症。非因外感寒邪,而是体内阳虚所致。《素问·厥论》:“其寒也,不从外,皆从内也。”参见内寒条。
病名。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即尾骨伤。见尾闾骨伤条。
【介绍】:五代时后蜀医家。撰有《广正集灵宝方》一百卷,已佚。
【介绍】:元代大学士。字大方。祥符(今河南开封)人。继承父亲医业,兼太医院掌医卿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即复溜,见该条。
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即鸡胸。详该条。
见《甘肃中药手册》。即核桃楸皮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观善条。
指脾、胃、大肠、小肠、三焦、膀胱。《素问·六节脏象论》:“脾、胃、大肠、小肠、三焦、膀胱者,仓廪之本,营之居也。”仓廪,即仓库。脾胃等有出纳、转输、传化水谷的共同功能,故称。
【介绍】:见陈邦贤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