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六十三。发乃血之余,小儿头不生发,或因病后秃落,皆因伤其气血,气血损少,不能荣于发,故令发不生。治宜补益气血之剂,如八珍汤加巨胜子之类。
即化痰丸第一方。见化痰丸条。
见《履岩本草》。为泽漆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中药炮制法之一。将药物用清水浸漂,除去其毒性、盐分、杂质、腥味。如海藻、肉苁蓉、附子、半夏等。
古人认为天体的运行一日一夜环周于二十八宿,运行一宿的距离称为一舍。三舍就是三宿之距(见《灵枢·卫气行》)。
见《山西中草药》。为鹿衔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远志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字元素。精医术,治病效果较好。重视辨证论治,主张“治风先治脾,治痰先治气。”
①又称常脉。即正常的脉象。亦即脉来有胃气、有神、有根。②即辨别脉象。
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一。即涌泉疽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