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浙贝母之药材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治小儿暴癎,若目反上视,眸子动,当灸囟中。……次灸两耳上,卷耳取之,当卷耳上头是也。一法:大人当耳上横三指,小儿各自取其指也。”即位于耳尖直上三横指处。沿皮刺0.3~0.5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即太白参,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太阴络脉,见该条。
指“目有眵泪,赤肿而昏”(佚名《眼科秘旨》)的证候。可见于风火眼,天行赤眼等。
《疡医大全》卷十七方。煅寒水石三两,玄参、黄连、贯众、山豆根、荆芥、甘草、硼砂、滑石、砂仁、茯苓各五钱。为细末,每用一钱,干掺舌上,后以新汲水咽下。治缠喉风,咽喉疼痛,痰涎壅盛,口舌生疮,心腹胀满,脾
古代医学分科之一。系以迷信方法治病。参见祝由、十三科各条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苦地胆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芦竹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古方八阵》卷五十四。即五痫丸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