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大脚菇

大脚菇

药材名称大脚菇

拼音Dà Jiǎo Gū

别名牛肝、山乌茸、蘑菇、白牛头

来源药材基源:为牛肝菌科真菌美味牛肝菌的子实体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oletus edulis Bull.ex Fr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摘后,洗去泥沙,晒干,备用。

原形态菌盖4-15cm,扁半球形。不粘,黄褐色、土褐色。菌肉肥厚,白色,伤后不变色。菌管淡黄色,弯生微陷。柄粗壮,径可达5cm,基部膨大,高短变异甚大,表面淡褐色,具白色凸起的网络。孢子淡黄色,近纺锤形,(10-15.2)μm×(4.5-6)μm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针阔混交林下。夏、秋季常见。菌根菌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黑龙江、吉林、陕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河南、湖南、广东、西藏等地。

性状1.性状鉴别 子实体皱缩。菌盖扁半球形或稍平展,直径4-15cm,表面黄褐色至赤褐色。菌肉淡黄色。菌管黄色。菌柄近圆柱形,长5-12cm,直径2-3cm,基部稍膨大,内实,淡褐色至淡黄褐色,有网纹。

2.显微鉴别 孢子近梭形,平滑,黄色或淡橄榄色,长径12-17μm,宽4.7-5.7μm。囊状体无色,棒状,顶端圆钝或稍尖细,长34-38μm,宽13-14μm。

化学成分美味牛肝菌含硒,二酰基甘油-4'-O-(N,N,N-三甲基)高丝氨酸(diacylglycero-4'-O-(N,N,N-trimethyl)homoserine),并含有岩藻甘露半乳聚糖(fucomannogala-ctan),蛋白质和氨基酸及维生素B12(vitamin)B12。

药理作用抑瘤作用:其多糖蛋白用量300mg/kg,对小鼠肉瘤S180抑瘤率100%,对艾氏腹水癌抑制率为90%。

性味淡;性温

功能主治祛风散寒;补虚止带。主风湿痹痛;手足麻木;白带;不孕症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0-30g,鲜品30-90g。

复方此菌因菌柄基部膨大,状如大脚,故名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草蛛

    药材名称草蛛拼音Cǎo Zhū别名草蜘蛛、迷路漏斗网蛛来源节肢动物门蛛形纲漏斗网蛛科迷路漏斗网蛛Agelena labyrinhica (Clerck),以全体入药。生境分部北部地区。功能主治解毒。主

  • 小驴蹄草

    药材名称小驴蹄草别名花葶驴蹄草来源毛茛科小驴蹄草Caltha scoposa Hook. f. et Thoms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四川、甘肃、青海、云南、西藏。性味辛,微温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祛风

  • 石上开花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石上开花药材名称石上开花拼音Shí Shànɡ Kāi Huā别名岩莲花来源景天科石上开花Sedum tetractinum Froderstr.,以全草入药。

  • 罂粟嫩苗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罂粟嫩苗药材名称罂粟嫩苗拼音Yīnɡ Sù Nèn Miáo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罂粟科植物罂粟的嫩苗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罄粟"条。化学成

  • 大叶菜

    药材名称大叶菜拼音Dà Yè Cài别名梭罗草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,山扁柏、水柏枝、山棍草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石上柏(《新医学》(6、7):58,1971)。出处《贵州

  • 盐蒿

    药材名称盐蒿拼音Yán Hāo别名沙漠嘎来源菊科差把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 Turcz. ex Bess.,以嫩枝叶入药。生境分部东北、内蒙古、山西、西北。性味辛,温

  • 铃铃草

    药材名称铃铃草拼音Línɡ Línɡ Cǎo别名鹅不食、雀儿蛋、鸡肠子草来源石竹科蚤缀属植物蚤缀Arenaria serpyllifolia L.的全草。夏秋采集全草,晒干。性味辛

  • 药材名称李拼音Lǐ来源蔷薇科梅属植物李Prunus salicina Lindl.,以根及种仁入药。春季采根,夏季采果,分别晒干。性味根:苦,寒。种仁:苦,平。功能主治根:清热解毒,利湿,止痛。用于牙

  • 焦槟榔

    药材名称焦槟榔英文名SEMEN ARECAE PREPARETA来源本品为槟榔的炮制加工品。性状本品呈类圆形薄片,直径1.5~3cm,厚1~2mm。表面焦黄色,可见大理石样花纹。质脆,易碎。气微,味涩

  • 硫黄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硫黄药材名称硫黄拼音Liú Huánɡ英文名SULFUR别名硫磺、黄牙、天生黄来源本品为自然元素类矿物硫族自然硫,采挖后,加热熔化,除去杂质;或用含硫矿物经加工制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