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大靛根

大靛根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大靛根

药材名称大靛根

拼音Dà Diàn Gēn

出处《生草药性备要》

来源为豆科植物木蓝

性味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味苦,性平。"

功能主治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解虫毒。"

复方治丹毒:木蓝干根一两。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大靛根

药材名称大靛根

拼音Dà Diàn Gēn

英文名Root of True Indigo

出处出自《生草药性备要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木蓝Indigofera tinctoria L.的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ndigofera tinctoria L.
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切段晒干。

原形态木蓝小灌木,高50-80cm,罕更高。茎直立,小枝被银白色丁字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1.3-2.5cm;托叶小,锥形;奇数羽状复叶,长2.5-5cm,小叶对生,小叶9-13片,叶片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,长1.5-3cm,宽0.5-1.5cm,先端钝圆,有小尖,基部楔形,全缘,两面被丁字毛,叶平时常带蓝色。总状花序长2.5-5cm,通常腋生,无较叶为短,花疏生,有花约20朵;萼钟形,斜形,被银白色丁字毛,5齿裂;花冠蝶形,红黄色,长约04mm,旗瓣宽卵形至长圆形,外面有毛,翼瓣卵圆形,微与龙骨瓣相连,龙骨瓣匙形,爪上有距;雄蕊10,二体;子房无柄,花柱短,内弯,柱头头状。荚果线状圆柱形,直或稍弯,长约2.5-3cm,种子间有缢缩,外形似串珠,有毛或无毛。有种子5-10颗。种子圆形,长约1.5mm。花期5-10月,果期6-11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野生于山坡草丛中,南部各省时有栽培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及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化学成分根含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(apigenin),山柰酚(kaempferol),木犀草素(luteolin)和槲皮素(quercetin)。

性味苦;平

归经心经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;止痛。主丹毒;痈肿疮疡;蛇虫咬伤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5-30g。

各家论述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解虫毒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巴豆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巴豆油药材名称巴豆油拼音Bā Dòu Yóu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种仁中的脂肪油。植物形态详"巴豆"条。性状为黄色或黄褐色液体,有粘稠

  • 猪蓼子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猪蓼子草药材名称猪蓼子草拼音Zhū Liǎo Zǐ Cǎo出处《分类草药性》来源为蓼科植物节蓼或钟花蓼的全草或根。夏、秋季抽穗时采收。原形态①节蓼,又名:大马蓼。一年生草本,高0.2~

  • 瓶蕨

    药材名称瓶蕨拼音Pínɡ Jué英文名Auriculed Bristlefern, Auriculed Filmy Fern别名热水莲出处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膜蕨科植物瓶蕨的全草。拉

  • 乌口树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乌口树药材名称乌口树拼音Wū Kǒu Shù别名茶山虫、土五味子、达仑木来源茜草科乌口树Tarenna attenuata (Voigt)Hutch.,以全株入药。生境分

  • 顺江木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顺江木药材名称顺江木拼音Shùn Jiānɡ Mù别名大舒筋活血、狭叶樟出处《云南中草药》来源为樟科植物狭叶阴香的根、叶。全年可采。根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。原形态乔木

  • 偏叶白齿藓

    药材名称偏叶白齿藓拼音Piān Yè Bái Chǐ Xiǎn来源药材基源:为白齿藓科植物偏叶白齿藓的植物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eucndon secundus(Harv.)Mitt.采收和储藏:

  • 苦瓜藤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苦瓜藤药材名称苦瓜藤拼音Kǔ Guā Ténɡ出处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茎。夏、秋采取。性味苦,寒。①《陆川本草》:"苦,寒。"②《四

  • 向日葵茎髓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向日葵茎髓药材名称向日葵茎髓拼音Xiànɡ Rì Kuí Jīnɡ Suǐ别名向日葵梗心(苏医《中草药手册》),向日葵茎心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,向日葵瓤(

  • 鼠肝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鼠肝药材名称鼠肝拼音Shǔ Gān出处《本草经集注》来源为鼠科动物褐家鼠、黑家鼠等的肝。原形态动物形态详"鼠"条。功能主治①《本草经集注》:"治产难。&q

  • 龟甲胶

    药材名称龟甲胶拼音Guī Jiǎ Jiāo来源为龟甲经煎煮、浓缩制成的固体胶。性状为长方形或方形的扁块,深褐色。质硬而脆,断面光亮,对光照视时呈透明状;气微腥,味淡。炮制取漂泡后的净龟甲,分次水煎,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