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肠经
手太阳小肠经之简称,详该条。
手太阳小肠经之简称,详该条。
二月所行之道。《汉书》:“日有中道,月有九行,……月有九行者,黑道二,出黄道北。
病症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触》卷二十四。多由风热痰毒上冲,致咽喉肿痛,汤水难下,或身发寒热,或颈生瘰疬。治宜疏风解毒,清热涤痰。用清气化痰丸加荆芥、薄荷、防风、僵蚕等,或用小陷胸汤加减。
古病名。见《医学原理》卷六。即录食泻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古今医鉴》卷九。即缠喉风。见该条。
古病名。出马王堆汉墓帛书《五十二病方》。即疥疮。详该条。
《妇科玉尺》卷四方。当归、芍药、川芎、熟地黄、五灵脂(半生,半炒)。为细末,温水调下,治产后血晕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翰林医官院,系一般下级医官职务,官阶从八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见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。为分心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解剖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又名眼胞、睑、胞睑、睑胞、睥、目胞、睑皮、眼皮。与解剖学同名器官同。为眼的最外部分,分上睑、下睑。《银海精微》卷上:“胞者,上胞也。睑者,下睑也”。故称上胞、下睑。眼睑能
见《证治要诀类方》卷四。即肾气丸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