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伤寒论直解条。
指子时。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:“夜半而阴陇为重阴。”参十二时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蟾蜍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逐寒开窍。详该条。
脉学著作。简称《脉诀汇编》。2卷。明·翟良纂,清·林起龙鉴定。刊于1667年。本书论述简要,浅显易明。翟氏论脉颇能融会古说,强调使读者“明于书”、“明于心”,以此领会脉之真传。书中分述诊脉指法,各脉形
病名。痢疾类型之一。古称白滞痢。因便下白色粘冻或脓液,故名。有属寒属热之分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九:“白痢者,由肠虚而冷气客之,搏于肠间,津液凝滞成白,故为白痢也。”其症便下如冻胶或鼻涕,可兼见腹痛,
见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十四。即子痫。详该条。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。即疳湿。详该条。
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六方。栝蒌仁、炒牛蒡子、天花粉、黄芩、栀子、连翘、皂角刺、金银花、甘草、陈皮各一钱,青皮、柴胡各五分。水煎,入煮酒一杯和匀,食远服。治乳痈,红肿热痛,寒热往来者。
证名。指因咳嗽引致胁痛发作,或因胁痛而致的咳嗽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五:“胁痛应嗽,肝藏血,咳嗽气涩不利,咳应两胁,小柴胡加青皮、苏子。”参见肝经咳嗽、咳嗽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