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正骨紫金丹

正骨紫金丹

药方名称正骨紫金丹

别名正骨紫金丸(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(武汉方)。

处方丁香木香瓜儿血竭儿茶大黄红花各30克当归头 莲肉 白茯苓白芍各60克 丹皮15克甘草9克

制法共为细末,炼蜜为丸。

功能主治行气活血,消肿止痛。治跌打损伤,并一切疼痛,瘀血凝聚。

用法用量每服9克,童便调下,黄酒亦可。

注意孕妇忌服。

摘录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

猜你喜欢

  • 椒瓜丸

    药方名称椒瓜丸处方大生木瓜(就蒂切盖,以真川椒去目,研末,纳实其中,用竹针插其盖,炊熟)。制法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脚气里证。用法用量每服40丸,温酒送下。扶虚,用核桃肉煎汤送下。摘录《直指》卷

  • 醒脾升陷汤

    药方名称醒脾升陷汤处方生箭耆12克白术12克桑寄生9克 川续断9克 萸肉(去净核)12克龙骨(煅,捣)12克牡蛎(煅、捣)1.2克 川萆薢6克甘草(蜜炙)6克功能主治治脾气虚极下陷,小便不禁。用法用量

  • 加减黑逍遥散

    药方名称加减黑逍遥散处方生地150克柴胡15克(盐水炒)白芍45克(醋炒)丹皮45克(炒黑)山药90克(炒)茯苓45克(入乳拌蒸)阿胶90克(蒲灰炒)荆芥灰45克地榆90克(炒炭)制法上药为散。功能主

  • 抑阴散

    药方名称抑阴散别名回阳玉龙膏(《保婴撮要》卷十五)。处方草乌(炒)60克 南星白芷各30克肉桂15克赤芍药(炒)30克制法上各研末。功能主治温经活血,助阳行阴。治阴证疮疡。元气虚寒,不能消散,腹痛泄泻

  • 芎归补中汤

    药方名称芎归补中汤处方艾叶阿胶(炒)川芎五味子(杵,炒)黄耆(炙)当归白术(炒)芍药(炒)人参杜仲(炒)各3克甘草(炙)1.5克制法上药为末。功能主治益气补中,养血祛瘀。治气血虚弱,半产漏下。用法用量

  • 利咽汤

    黄煌方:利咽汤药方名称利咽汤处方玄参12克,麦冬10克,丹皮10克,赤芍10克,桔梗5克,射干5克,生甘草3克,玉蝴蝶5克,瓜蒌皮10克,蝉衣5克。功能主治养阴清热利咽。主肺肾阴虚。用法用量水煎服,每

  • 二仁绛覆汤

    药方名称二仁绛覆汤处方光桃仁7粒,柏子仁2钱,归须钱半,真新绛钱半,旋覆花3钱(包煎),青葱管5寸(冲)。功能主治活血消瘀。主温热伏邪夹瘀,瘀血不从呕泄而出,致变呃逆,甚发血厥。用法用量以上方调下七厘

  • 葛根石膏汤

    《症因脉治》卷四:葛根石膏汤药方名称葛根石膏汤处方干葛、石膏、知母、粳米。功能主治燥火腹痛,口干脉数者。摘录《症因脉治》卷四《伤寒总病论》卷四:葛根石膏汤药方名称葛根石膏汤处方葛根1两,麻黄1两,石膏

  • 姜鱼丸

    药方名称姜鱼丸处方干生姜末1两。制法用鲫鱼胆汁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消渴,饮水不止。用法用量每服7丸,米饮送下,不拘时候。摘录《圣济总录》卷五十八

  • 常山甘草饮

    药方名称常山甘草饮处方常山1两,甘草(炙,锉)1两,大黄(锉,炒)1两,桑根白皮(锉)1两半,乌梅5枚(去核),杏仁(汤浸,去皮尖双仁,炒)10枚,黄连(去须)1两,羌活(去芦头)1两半,黄芩(去黑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