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海桐皮汤

海桐皮汤

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:海桐皮汤

药方名称海桐皮汤

处方桐皮铁线透骨草明净乳香没药各6克当归4.5克(酒洗)川椒9克川芎3克红花3克威灵仙白芷甘草防风各2.4克

制法共为粗末,装白布袋内,扎口。

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,筋翻骨错疼痛不止。

用法用量煎汤,熏洗患处。

摘录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

圣济总录》卷一五○:海桐皮汤

药方名称海桐皮汤

处方桐皮(锉)3分,桂(去粗皮)3分,木香3分,天麻3分,人参3分,羌活(去芦头)3分,独活(去芦头)3分,牛膝(酒浸,切,焙)3分,金毛狗脊(煨,去毛)3分,石斛(去根)3分,黄耆(锉)3分,防风(去叉)3分,鳖甲(去裙襕,醋浸,炙)3分,萆薢3分,麻黄(去根节)3分。

制法上为粗末。

功能主治妇人血风攻注,四肢无力劳倦,头目昏眩,背项拘急,骨节酸痛。

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,用水1盏,加生姜2片,煎至7分,去滓,稍热服;如伤风冷,头疼壮热,加葱白煎,并2服,出汗愈。

摘录圣济总录》卷一五○

伤科补要》卷四:海桐皮汤

药方名称海桐皮汤

处方桐皮独活赤芍药、秦艽五加皮、川断、当归尾、肉桂牡丹皮、生地、川牛膝防风、广陈皮姜黄

功能主治足伤。

用法用量用童便、酒煎,空腹胀。

摘录伤科补要》卷四

《金鉴》卷八十八:海桐皮汤

药方名称海桐皮汤

处方桐皮2钱,铁线透骨草2钱,明净乳香2钱,没药2钱,当归(酒洗)1钱5分,川椒3钱,川芎1钱,红花1钱,威灵仙8分,白芷8分,甘草8分,防风8分。

制法上为粗末。

功能主治一切跌打损伤,筋翻骨错,疼痛不止。

用法用量装白布袋内,扎口煎汤,熏洗患处。

摘录《金鉴》卷八十八

猜你喜欢

  • 通瘀煎

    药方名称通瘀煎处方当归尾9~15克山楂香附红花(新者,炒黄)各6克乌药3~6克青皮4.5克木香2.1克泽泻4.5克功能主治活血祛瘀,行气止痛。治妇人气滞血积,经脉不利,痛极拒按。用法用量水400毫升,

  • 天麻退翳散

    药方名称天麻退翳散处方当归30克(好酒浸,焙干)熟地黄30克(酒浸,焙干)川芎45克赤芍药75克(热水泡)白僵蚕30克(热水泡过,洗去丝,姜汁炒)蝉蜕50个(水泡,洗,去头、足)羌活防风荆芥木贼各30

  • 蒺藜散

    《仁斋直指》卷十九:蒺藜散药方名称蒺藜散处方蒺藜(炒,去刺)草乌头(水浸三日,逐日换水,去皮,晒)各15克白芷白附(生)苍术(炒)荆芥穗各7.5克制法上研细末,米糊为丸,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搜风利湿。治

  • 白莲散

    药方名称白莲散处方花碱2钱,桑柴灰(炒)1钱,风化石灰半钱,糯米3钱。制法上药1处,盛在小瓷罐儿内,上用瓦盖口,用黄泥固济,以文武火焙定半时,取出药,用乳钵研为极细末。功能主治去黑子诸般瘤瘢。主瘢黡或

  • 热炎宁颗粒

    药方名称热炎宁颗粒处方蒲公英、虎杖、北败酱、半枝莲性状为棕色的颗粒;味甜、微苦。炮制上四味,加水煎煮二次,第一次2小时,第二次1小时,合并煎液,滤过,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.38~1.40(50℃)的清

  • 加味交加散

    《医略六书》卷二十六:加味交加散药方名称加味交加散处方生地2斤(取汁),生姜2斤(取汁),白芍1斤(炒),蒲黄1斤(隔纸炒),当归1斤,桂心6两,延胡1斤(醋炒),红花6两,没药8两。制法地黄汁收炒姜

  • 化积串

    药方名称化积串处方茶叶4两,罗苏1两(即苏子)。制法上为末。功能主治大便清。用法用量每服1钱5分。摘录《串雅补》卷二

  • 参末散

    药方名称参末散处方苦参500克功能主治主水火烫伤。用法用量研末。酒调敷。摘录《青囊秘传》

  • 加味四逆汤

    《医学探骊集》卷三:加味四逆汤药方名称加味四逆汤处方附子4钱,杭白芍2钱,焦白术4钱,炮姜3钱,官桂3钱,人参5钱,甘草4钱。功能主治年老伤寒,恶寒无热,身重倦卧,手足厥逆者。用法用量水煎,温服。各家

  • 调气酸

    药方名称调气酸处方香附、藿香、沉香、木香、丁香、橘红、厚朴、槟榔、白蔻、香圆。制法上研末。功能主治干霍乱,不吐不泻者。用法用量姜汤送下。摘录《医学集成》卷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