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喉科泄秘》卷上。即鹅口疮。详该条。
出《金匮要略》。即侧柏叶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朱震亨条。
见喉科指掌条。
病证名。指桂枝汤证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,发热,汗出,恶风,脉缓者,名为中风。”《伤寒明理论·恶风》:“风邪中于卫也,则必恶风。何者?以风则伤卫,寒则伤荣,为风邪所中,于分肉不温而热
各种疾病所出现的证候,通常有其一定的规律性,在四诊的基础上,把这些具有规律性的证候,系统地分别归纳为若干类型,作为识别疾病的一种方法。如伤寒的六经证候,温病的卫、气、营、血证候,都是属于这种分类方法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马鞭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执中条。
见《中国传染病学》。山楂炭、当归、白芍药、炒黄连、木香、厚朴各3克,酒黄芩、酒大黄各4.5克,陈皮、泽泻各6克。水煎服。治细菌性痢疾,症见微寒壮热,心烦詀语,腹痛作胀,里急后重,滞下不爽,舌尖赤,脉弦
【生卒】:十五至十六世纪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密斋。罗田县(属湖北省)人。世医出身,为明代祖传儿科著名医家。精于儿科及养生学,临证有良效。撰述有《幼科发挥》、《育婴秘诀》、《广嗣纪要》、《痘疹世医心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