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芙蓉菊根

芙蓉菊根

《中药大辞典》:芙蓉菊根

药材名称芙蓉菊根

拼音Fú Rónɡ Jú Gēn

出处《福建中草药》

来源为菊科植物芙蓉菊

化学成分根和茎中含蒲公英赛醇乙酸酯、蒲公英赛酮和蒲公英赛醇。

性味《福建中草药》:"辛苦,微温。"

功能主治《福建中草药》:"祛风湿。治风谩关节痛,胃脘冷痛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0.5~1两(鲜者1~2两)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芙蓉菊根

药材名称芙蓉菊根

拼音Fú Rónɡ Jú Gēn

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Crossostephium

出处出自《福建中草药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芙蓉菊的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rossostephium chinense (L.) Mak. Ex Cham. Et Schltr.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,切片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芙蓉菊 半灌木,高10-40(-60)cm。茎直立,多分枝,枝、叶具密生的白色细绒毛而呈灰绿色。叶互生;叶片狭匙形或狭倒卵形,长2-3cm,宽5-8mm,先端3-5齿裂或分裂,基部渐狭,边缘无锯齿,两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。头状花序黄绿色,盘状,直径4-5mm,有梗,生枝端的叶腋,多数头状花序在枝端排成总状;总苞片2-3层,花冠先端2-3齿裂,中央的花两性,花冠先端5-短裂。瘦果有5棱角,先端有撕裂状的鳞片。花期春季。

化学成分根和茎中含蒲公英赛醇乙酸酯(Taraxeryl ace-tate)、蒲公英赛酮(Taraxerone)和蒲公英赛醇(Taraxerol)。

性味味辛;苦;性微湿

功能主治祛除除湿;温中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脖腹冷痛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5-30g,鲜品30-60g。

各家论述《福建中草药》:祛风湿。治风湿关节痛,胃脘冷痛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干冬菜

    药材名称干冬菜拼音Gān Dōnɡ Cài别名霉干莱(《纲目拾遗》),陈干菜(《本草再新》)。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青菜的茎叶,经盐腌蒸晒而成。原形态形态详"菘菜&qu

  • 金榭榴

    药材名称金榭榴拼音Jīn Xiè Liú别名地丁来源药材基源:为野牡丹科植物金石榴的花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redua ikdganuu Hook.f.采收和储藏:5-6月花开时采收,晒干。原形态小

  • 大青

    药材名称大青拼音Dà Qīnɡ别名大青叶、臭大青出处大青始载于《别录》,《新修本草》、《本草图经》等古代本草均有记载。在形态描述方面,仍推《纲目》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的记述较为详细。《纲目》云:"大青,

  • 苦楝子

    药材名称苦楝子拼音Kǔ Liàn Zǐ别名土楝实、苦心子、楝枣子、楝果子、土楝子。出处参见"川楝子"条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楝科植物楝Melia azedarach L.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M

  • 鹅绒藤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鹅绒藤药材名称鹅绒藤拼音é Rónɡ Ténɡ别名羊奶角角、祖子花、趋姐姐叶、老牛肿来源萝藦科鹅绒藤Cynanchum chinense R. Bro

  • 紫堇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紫堇药材名称紫堇拼音Zǐ Jǐn别名蝎子花、断肠草[贵州]来源罂粟科紫堇属植物紫堇Corydalis edulis Maxim.,以根或全草入药。根于秋季采挖,洗净晒干;夏季采集全

  • 苹果皮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苹果皮药材名称苹果皮拼音Pínɡ Guǒ Pí出处《滇南本草图说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苹果的果皮。化学成分含矢车菊素。功能主治《滇南本草图说》:"治反胃吐痰。

  • 粗腿羊肚菜

    药材名称粗腿羊肚菜别名皱柄羊肚菌、粗腿羊肚菌、羊肚菜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盘菌目马鞍菌科粗腿羊肚菜Morchella crassipes (Vent.) Pers.,以子实体入药。生境分部春夏之交雨后产生

  • 骨碎补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骨碎补药材名称骨碎补拼音Gǔ Suì Bǔ英文名RHIZOMA DRYNARIAE别名肉碎补、石岩姜、猴姜、毛姜、申姜、爬岩姜、岩连姜来源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

  • 仙茅参

    药材名称仙茅参拼音Xiān Máo Shēn别名茅草细辛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毛草七、倒扎草根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,条参、水防风、丝茅七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陕西植药调查》来源为菊科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