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金星草

金星草

《中药大辞典》:金星草

药材名称金星草

拼音Jīn Xīnɡ Cǎo

别名金钏草(《本草图经》),大金星凤尾(《履巉岩本草》),凤尾草(《纲目》)。

出处《嘉佑本草》

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大果假密网蕨全草

原形态植株高15~45厘米。根状茎组长,横走,密生披针形鳞片。叶远生;柄长5~20厘米,禾秆色;叶片近革质,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,长10~25厘米,宽2.5~4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阔楔形或圆楔形,边缘软骨质,多少波状,无缺刻。侧脉两面明显。孢子囊群大,圆形,靠近主脉。

生境分部生于阴湿山谷中石上或树干上。分布我国西南部及广西、安徽、西藏等地。

性味①《嘉佑本草》:"苦,寒,无毒。"

②《本草图经》:"味微酸,性至冷。"

归经《本草再新》:"入脾经。"

功能主治清热,凉血,解毒。治痈疡,肿毒,瘰疬,恶疮,暴赤火眼,淋病,肠风。

①《嘉佑本草》:"主痈疽疮毒,大解硫黄毒,发背,痈肿,结核,用叶和根酒煎服之;又可作末冷水服及涂发背疮肿上。根碎之浸油涂头,生毛发。"

②《本草蒙筌》:"解毒消肿,专理外科。初起恶疮,未溃阳毒,治颈瘰疬,发背痈疽。"

③《纲目》:"解热,通五淋,凉血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.5~3钱;或研末。外用:捣敷或煎水洗。

注意①《本草图经》:"服后下利,须补,治乃平复,若年不可辄服。"

②《纲目》:"忧郁气血凝滞而发毒者,非所宜也。"

复方①治五毒发背:金星草和根,洗净,慢火焙干,秤四两,入甘草一钱,捣末,分作四服,每服用酒一升已来,煎三、二沸后,更以冷酒三、二升相和,入瓶器内封。却时时饮服。忌生冷油肥毒物。(《经验方》)

②治脚膝烂疮:金星草背上星,刮下敷之即干。(《濒湖集简方》)

③治肠风:金星草、陈干姜各三两。上为细末,每服一钱,空心新汲水调下。(《续本事方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金星草

药材名称金星草

拼音Jīn Xīnɡ Cǎo

英文名Griffith Phymatopsis

别名金钏草、大金星凤尾、凤尾草石韦、牛舌蕨

出处出自《嘉佑本草》。

1.《嘉佑本草》:金星草西南州郡多有之,而以戎州者上。喜生阴中石上净处及竹箐中不见日处,或大木下,或古屋上。此草惟单生一叶,色青,长一、二尺,至冬大寒,叶背生黄星点子,两行相对如金色,因得金星之名。其根盘屈如竹根而细,折之有筋如猪、马鬃,凌冬不雕,无花实。

2.《本草纲目》:金星草,即石韦之有金星者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水龙骨科植物大果假瘤蕨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hymatopsis griffithiana (Hook.)J. Smith[Polypidium griffithianum Hook.]

采收和储藏:全均可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植株高15-45cm。根茎细长,横生,密被基部卵形上部呈长钻形鳞片。叶远生;叶柄长6-20cm,禾秆色;叶片近革质,长披针形,长8-25cm,宽.5-4cm,先端渐尖,基部宽楔形,边缘骨质波状;羽状脉,两面均明显。孢子囊群大,圆形,沿中脉两侧各成1行,着生于侧脉之间靠近中脉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附生于海拔1300-3200m的山坡树干或岩石上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安徽、浙江、湖南、广西等地。

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15-45cm。根茎细长,密生鳞片,卷缩成条,湿润展开呈长钻形,先端长尖,叶柄长5-20cm,禾秆色,叶片近革质,长10-25cm,宽2.5-4cm,披针形或矩圆披针形,尖头或渐尖头,基部宽楔形或圆楔形,边缘软骨质,波状,无缺刻,叶脉两面明显。孢子囊群大,圆形,靠近主脉。气微,味微酸、苦。

性味苦;寒;无毒

归经心;大肠;小肠;脾经

功能主治清热凉血;解毒消肿。主痈疡;肿毒;瘰疬;恶疮;暴赤火眼;肺热咳嗽;淋证;肠风下血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5-10g;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煎汁洗;或捣敷。

注意老年及中寒泄泻者慎服。

各家论述1.《嘉佑本草》:主痈疽疮毒,大解硫黄毒,发背,痈肿,结核,用叶用根酒煎服之;又可作末冷水服及涂发背疮肿上。根碎之浸油涂头,生毛发。

2.《本草蒙筌》:解毒消肿,专理外科。初起恶疮,未溃阳毒,治颈瘰疬,发背痈疽。

3.《本草纲目》:解热,通五淋,凉血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过塘蛇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过塘蛇药材名称过塘蛇拼音Guò Tánɡ Shé别名水盖菜、崩草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水瓮菜(《本草求原》),水龙(《柳冈杂记》),过江龙(《天宝本草》)

  • 大金刀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大金刀药材名称大金刀拼音Dà Jīn Dāo别名西风剑、单叶扇蕨来源为蕨类水龙骨科盾蕨属植物盾蕨Neolepisorus ovatus (Bedd.) Ching [N.

  • 山扁豆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山扁豆药材名称山扁豆拼音Shān Biǎn Dòu别名假牛甘、细杠木、水皂角、黄瓜香、鸡毛箭来源为豆科决明属植物含羞草决明Cassia mimosoides L.,以全草入药。夏、

  • 牛靥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牛靥药材名称牛靥拼音Niú Yè别名牛食系(《圣惠方》)。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甲状腺体。功能主治《纲目》:"治喉痹,气瘿。"复

  • 狼把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狼把草药材名称狼把草拼音Lánɡ Bǎ Cǎo别名豆渣菜、郎耶菜来源菊科刺针草属植物狼把草Bidens tripartita L.的全草。夏秋采收,去杂质,鲜用或晒干。性

  • 三匹箭

    药材名称三匹箭拼音Sān Pǐ Jiàn英文名Yingjiang Arisaema别名三叶半夏出处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天南星科植物三匹箭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risaema

  • 刺苞南蛇藤叶

    药材名称刺苞南蛇藤叶拼音Cì Bāo Nán Shé Té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:为卫矛科植物刺南蛇藤Celastrus flagellaris Rupr.的叶。0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elastrn

  • 留师蜜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留师蜜药材名称留师蜜拼音Liú Shī Mì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蜜蜂科昆虫竹蜂所酿的蜜。性味①《本草拾遗》:"味甘,寒。"②《纲目》:&quo

  • 广枝仁

    药材名称广枝仁拼音Guǎnɡ Zhī Rén英文名Seed of Glabrousleaf Pittosporum别名芭豆、崖花子、土连翘、山枝仁、榨木仁、公栀子、五牛子、为龙子出处出自《四川中药志》

  • 沙果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沙果药材名称沙果别名火炭果、火烫头果、地檀香、香白珠来源杜鹃花科沙果Gaultheria fragrantissima Wall. var. hirsuta (Gards.) 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