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医疗教学职称。始设于南北朝时期之北魏,系专门为统治阶级培养保健人员的官员,官阶从七品下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蟛蜞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即瞳子髎。见该条。
五种咳嗽的总称。①《外台秘要》卷九:“《深师》疗五嗽。一曰上气嗽,二曰饮嗽,三曰燥嗽,四曰冷嗽,五曰邪嗽。”方用四满丸等。②《外台秘要》卷九:“《古今录验》四满丸疗五嗽。一为气嗽,二为痹嗽,三为燥嗽,
即白金丸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学家。撰有《本草括要诗》3卷、《藏府通元赋》1卷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马骝卵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桂海虞衡志》。即黄皮果,详该条。
医论著作。2卷。清·张志聪撰于1670年。上卷大多采用问答的形式杂论医理,对脏腑功能、病原、病症、病种、证治、方剂等,分题予以辨析,说理简明扼要。作者对古医书和医家谬误之说颇多纠正,对六经和脏腑的功能
同额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