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中医中药>中药材>黄鼠狼

黄鼠狼

药材名称黄鼠狼

拼音Huánɡ Shǔ Lánɡ

别名青蕨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

出处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
来源为金星蕨科植物肿足蕨全株。全年可采。

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20~60米。根状茎长而攒走,密被线状披针形的棕色鳞片。叶近生,草质,两面有密柔毛;叶柄长10~25厘米,稻秆色,基部密被大形红棕色鳞片;叶片卵状五角形,长10~25厘米,宽和长相等,4回羽裂;羽片有柄,基部一对最大;羽轴下侧的小羽片较上侧的为大;末回裂片圆头,全缘或呈波状,裂片上的侧脉单一。孢子囊群大形,生于侧脉中部;囊群盖大,圆肾形或马蹄形,有密柔毛。

生境分部生于石灰岩上或砖墙上。分布长江以南各地。

性味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"性凉,味苦涩,有小毒。"

功能主治治痢疾,黄水疮,刀伤出血。

①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"清火,拔毒,止血,生肌。治疮毒,刀伤出血。"

②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全株,治红白痢。"

复方①治疮毒:鲜黄鼠狼叶、茎,捣烂包患处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
②治刀伤出血或黄水疮:鲜黄鼠狼根茎上的鳞片,敷患处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长叶山竹子

    药材名称长叶山竹子拼音Chánɡ Yè Shān Zhú Zi英文名Bark of Kwangsi Garcinia别名广西长叶山竹子。出处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藤黄科植物长叶山竹子

  • 《中药大辞典》:橘药材名称橘拼音Jú别名黄橘(《本草图经》)。出处《本经》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成熟果实。原形态①福橘(《泉南杂志》),又名:绿橘(《纲目》),红橘、大红蜜描

  • 漆大姑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漆大姑根药材名称漆大姑根拼音Qī Dà Gū Gēn出处《广州常用草药集》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毛果算盘子的根。功能主治《广州常用草药集》:"治疴呕痧症,炒熟煎茶可治红白

  • 蓼子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蓼子草药材名称蓼子草拼音Liǎo Zǐ Cǎo别名小毛蓼(《种子植物名称》),小蓼子草、红蓼子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出处《四川中药志》来源为蓼科植物细刺毛蓼的全草及根。开花期间采收。原形

  • 昆明堵喇

    药材名称昆明堵喇拼音Kūn Mínɡ Dǔ Lā别名草乌、黄草乌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,大草乌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云南中草药选》来源为毛茛科植物昆明乌头的块根。秋、冬采挖,去残茎、须根,

  • 慈菇

    药材名称慈菇别名张口草、华夏慈菇、燕尾草来源泽泻科慈菇属植物慈菇Sagittaria sagittifolia L.[S. trifolia L. var. sinensis (Sims) Makin

  • 奶浆木

    药材名称奶浆木拼音Nǎi Jiānɡ Mù别名牛舌子树、小木通、一母三样、一种三苗来源药材基源:为桑科植物异叶榕的根或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icus heteromormorpha Hemsl.

  • 椿树花

    药材名称椿树花拼音Chūn Shù Huā别名椿花、椿芽树花、春尖花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楝科植物香椿Toona sinensis(A.Juss.)Roem.的花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oona sine

  • 穿破石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穿破石药材名称穿破石拼音Chuān Pò Shí别名葨芝、金蝉退壳、黄龙退壳、牵牛入石、金腰带、黄蛇根、山荔枝、千重皮来源桑科柘属植物构棘Cudrania co

  • 感应草

    药材名称感应草别名罗伞草、降落伞来源酢浆草科感应草Biophytum sensitivum (L.) DC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台湾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。性味甘、微苦,平。功能主治消积,利水。小儿疳积